新高中資訊
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
課程介紹
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是新高中課程的新科目。隨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、日漸惡化的環境、人口老化、傳染病散播等各種因素,學生需裝備自己以便應付這些不斷湧現的健康與社會議題。
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提提供一個學習情境,讓學生明白健康的概念與有關的健康措施,負起良好公民的責任,建立一個互相關懷的社會,建構一個善用本地優勢、切合本地需要的關懷及支援系統,讓學生有效地應付社會的轉變。
課程宗旨
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課程, 旨在讓學生:
  • 理解及分析在人生不同的發展階段和個人身處的社會情境下, 在生理、社會心理、生態及文化層面上所涉及的健康與社會關懷問題,並可以採取相應的行動;
  • 理解及分析本地、國家和全球層面, 以及在家庭、工作場所以至個人生活的不同處境中, 各種危害健康的因素、情況和處境, 並可以採取相應的行動;
  • 認識創造和維持健康社區的不同方法, 並能欣賞健康社區持續發展的價值;
  • 培養基本能力, 以便研究、分析、評鑑有關健康、社會和社區關懷的議題, 表達有關意見, 並參與有關機構和組織所舉辦的相關支援活動和服務;
  • 理解不同層面和角度上的健康和社會關懷議題, 並對這些問題建議可行的解決方法;
  • 理解個人無論作為公民、僱員、專業人士或有同理心的人,在家庭,社區、工作場所以及社會中應擔當的角色;
  • 掌握促進社區健康的知識和共通能力, 明白這些知識和能力對發展經濟競爭力起重要作用。
課程結構與組織
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
必修部分 選修部份
(三個單元中選擇其中兩個)
人生不同階段的個人發展、社會關懷及健康 健康推廣與健康護理服務的延伸學習
本地與全球的健康與社會關懷情境

社群與社會關懷服務的延伸學習

回應健康(護理、推廣及保健)與社會關懷範疇的需要 健康與社會關懷、時事議題
推廣及維持社區內的健康與社會關懷

身體力行 —健康推廣、保健與社會關懷

香港中學文憑試指引

評核目標:
‧認識本科的概念、原則及詞彙的知識及理論;
‧應用知識和技能去回應健康與社會議題/問題;
‧進行計劃及調查,完成課業,從中分析與本科相關的議題和問題;
‧從合適的來源搜集、抽取並記錄顯證和信息;
‧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分析並作有論據的結論;
‧對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相關的議題和問題提交報告,並闡述研究結果;
‧展示學習上的反思,從不同角度分析有關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的議題。

評核模式(2012-2013)
部份
內容
比重
考試時間
公開考試
卷一
考核課程中必修部分
57%
2小時
卷二
考核課程中必修及選修部分
43%
1.5小時
修讀生必須具備的能力
‧掌握科目知識
‧運用知識
‧高階思維
‧良好的溝通技巧
‧設計及進行研究的能力
升學與就業
‧相關的碩士/學士學位課程
‧醫學-醫科、中醫、護理、物理治療、公共衛生
‧科學-食物及營養、食物安全
‧社會科學-社會工作、心理學
‧教育-中學教育、小學教育
‧管理-健康服務管理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