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校新高中籌備工作進展 |
為迎接 334 新學制,學校已於 2005 年設立新高中課程統籌委員會,擬定新高中開設的科目,並就中、英、數、通識科四個主要科目設立核心工作小組,籌備有關課程的推行策略,並制定及實施相關科目初中銜接課程;校長及部份老師更是制定新高中課程委員會的重要成員,校長亦就新高中學制發展屢獲教育局邀請,負責講解新高中學制課程規劃及相關安排。 |
各科為迎接新課程,已擬定銜接計劃,務求為同學締造順利過度新學制的理想學習環境。我們相信要成功推行新高中學制,需要在教與學的範式上有新的思維,全力協助學生主動學習,使學生在各項共通能力上得到多元發展: |
「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」-- 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|
在各領域推行以「學習技能」為本的校本課程,讓學生能夠發揮個人潛能。 |
透過早讀及廣泛閱讀計劃,豐富學生個人內涵,建立更廣闊的閱讀視野。 |
推行全方位專題研習,各級設有不同主題,發展學生協作、溝通、解難、創作等能力。 |
初中級設通識教育科,鼓勵學生主動研習以建構知識,透過討論時事議題,發展學生多角度思考、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,以提高學生的社會意識;並逐步銜接新學制通識教育科發展,讓學生體驗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的學習模式。 |
|
發展全面的學習經歷 -- 讓學生的成長得到均衡的發展 |
設有學會活動課,提供各類不同性質的活動,豐富學生的其他學習經歷,讓學生有豐富的群育經驗,並發揮領導才能。 初中級體藝學科推行 「一生一體藝」 計劃,高中級則設有體藝必修科,讓學生發揮體藝潛能,豐富不同的體藝經歷。
透過早會、周會、基督教教育科及品德教育推廣活動,建立學生高尚之品格。
設有高中倫理及公民教育科、初中級通識科,透過時事議題討論,讓學生能關心社會,並進行道德批判。 |
|
本校設計的新高中課程組合極具彈性,切合學生不同能力性向需要,配合大學收生要求,讓學生有更多選擇。本校的新高中課程安排如下: |
|
中文 |
英文 |
數學 |
通識教育 |
X1 |
X2 |
X3 |
其他學習經歷 |
新高中 |
|
|
|
|
|
|
|
|
X1包括:化學、科學、經濟、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、資訊及通訊科技、中史、世史。
X2包括:物理、化學、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、文學、中史、地理。
X3包括:生物、體育、視覺藝術、資訊及通訊科技、地理、經濟。
其他學習經歷包括:設計與科技、生活與科技、視覺藝術、音樂、英國語文藝術、運動科學、體育、基督教倫理、社會服務、週會、課外活動、職業參觀活動。 |
|
校本教學語言措施 |
 初中科學科及地理科以英語授課
|
 於初中數學科以英語教授及考核部分單元
|
於高中開設英文理科班及商科班 |
|
本校在新高中學制下各級課程安排如下: |
|
中國語文 |
英國語文 |
數學 |
數學延伸單元一 |
數學延伸單元二 |
通識教育 |
地理 |
初中歷史 |
中國歷史 |
歷史 |
中國文學 |
經濟 |
企業、會計與財務概論 |
綜合科學 |
物理 |
化學 |
生物 |
組合科學 |
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 |
電腦認知 |
資訊及通訊科技 |
設計與科技 |
生活與科技 |
音樂 |
視覺藝術 |
英國語文藝術 |
運動科學 |
體育 |
基督教教育 |
基督教倫理 |
普通話 |
中一 |
* |
* |
* |
|
|
* |
* |
* |
|
|
|
|
|
* |
|
|
|
|
|
* |
|
* |
* |
* |
* |
|
|
* |
* |
|
* |
中二 |
* |
* |
* |
|
|
* |
* |
* |
|
|
|
|
|
* |
|
|
|
|
|
* |
|
* |
* |
* |
* |
|
|
* |
* |
|
* |
中三 |
* |
* |
* |
|
|
* |
* |
* |
|
|
|
|
|
|
* |
* |
* |
|
|
* |
|
* |
* |
* |
* |
|
|
* |
* |
|
* |
中四 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|
中五 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|
中六 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* |
* |
* |
* |
|
* |
|
|
|
* |
|
|
* |
|
* |
|
|